食物與生活滋味 文 / 米力
飲食不偏食 生活不偏執
同學S最近離了婚。為了想讓她感到友誼溫暖,所以我們特別為她設計了一套小小筵席。從前菜、湯、主菜到小點心,都由我們親手製作,唯有親手料理,才能讓吃的人感覺到溫情。
她淡淡地說:「前夫家很重視吃,但吃食的觀念卻非常偏差……」
她的婆婆對養生非常講究,每天飯桌上一定要有深海魚。因擔心媳婦不會買「真正」的深海魚,所以得自己親自挑選。但她疑惑的是,唯有深海魚才是好的魚嗎?我想真正的美食家,聽了可能會搖頭吧。
婆婆不吃台灣市場的青菜,就連本地的有機蔬果也不吃。因電視新聞時常報導蔬菜有農藥殘留而感到不安,索性統統不吃。
任憑擁有高學歷知識水準的媳婦怎麼解釋,她還是堅持只買進口的冷凍蔬菜。進口蔬菜其實也不怎麼安全,但她堅持相信。她們曾連續兩周沒有蔬果可吃,只因為買不到進口蔬菜,「寧缺勿濫」,這是婆婆說的。
過度偏食的人,果真對人對事的觀念也有不少偏差。
她們家也不吃隔夜的飯菜,剩菜一律倒掉。聽起來就感覺很浪費,我不免驚呼。
S說:「婆婆什麼都節儉甚至苛刻。唯有吃食,因擔心細菌,所以才不吃隔夜飯菜的。」
因為擔心細菌,這一家人還有很多非常「潔癖」的吃食觀念。
例如不讓外人進家門,因會把細菌帶進來。自家人回家,第一件事就是洗澡,沒洗澡休想進廚房。所以,她們除了自家三口外,就沒有朋友親戚往來了。我想,也沒有人會願意到他家,被當做病菌的感覺應該不好受吧?更別說外食了,先生從小到大不曾吃過路邊攤,也不出席喜宴,因害怕感染A型肝炎。
唯一認可的外食場所是五星級飯店,婆婆認為五星級飯店比較高級,一定會使用進口食物,所以相對安全。(可是,這應該是完全沒根據的理論吧?)
原本在同學未離婚前,就想請她們夫婦來我家吃飯,但她說先生即使出席,也不會吃的,這樣反而掃興。因他從小到大被教育著「外面的飲食不衛生」,也這樣過了四十年。這種根深柢固的想法,一時間,真的很難改變。
潔癖的一家人,就連傢俱和餐具也計較著殘留問題。
她們家的傢俱泰半是不鏽鋼製,就像中央廚房一樣光亮。餐具也是使用不鏽鋼的,婆婆堅信,不鏽鋼製的廚具和用品既不會壞,又不會有太多隱藏的細菌。
在家裏如不小心碰倒東西,總是會弄得處處聲響,讓人更覺得精神緊繃。
我不好評量這是不是正常的生活態度,但看來卻是非常偏差的觀念。
同學S畢竟是在一般環境成長的人,後來加入這個家庭,真的吃了很多苦。一不小心偏離規矩,便是一頓責罵或羞辱,搞得每天壓力很大,漸而精神耗弱,自我否定。
當初她也曾憑著「愛可以忍耐」的想法,也曾試著去改變。但最後得到的卻是自我否定。
所以,在尚未泯滅自我的當前,她終於鼓起勇氣做回自己,逃離那個無菌室。
對關愛她的父母及朋友來說,確實可喜可賀。
現在她可以大口吃下我們煮的義大利麵,配著當令新鮮的水果沙拉,可以從飲食裏體驗真正的生活。
飲食健康是很重要,但自然就好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