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足常安樂

日本潭奄禪師臨終前,弟子希望他寫詩留下勉言。

 

他提筆寫了一個「夢」字,並附上一篇短詩:

吾年三萬六千字,彌勒觀音幾是非;

 

是亦夢非亦夢,佛云應作如是觀。

人生,夢一場,而且也不長。

人生頂多百年,也就揮別


百年爾爾,到底要多少?

如果不貪婪妄心、不慾望城池、不好高騖遠,

 

每個月三萬元綽綽有餘,一年也只需三十多萬、四十萬,至多五十來萬,

 

便能擁有好生活。

 

就算賺了數個一千萬,個個有錢,人人無閒,活得不像人。

《醉古堂劍掃》一書中有一句發人深省的話:

 

「金帛多,只是博得垂老時,子孫眼淚少,不知其它,只有爭而已;

 

金帛少,只是博得垂老時,子孫眼淚多,不知其它,只知哀而已。」

明天其實是虛幻泡影,今天最實在。

《金剛經》六如偈有云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

它提醒我們,世間的一切只是過眼雲煙,不需太過執迷。

 

金錢與需求該是相關的,需求多,金錢的索求便多,付出也多;

 

需求少,所需的金錢便少,付出也少,人生便高雅寧靜。

 

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

欲求多一分,努力多一分,人生少一分。

需求愈高的人,內心的屋宇愈破落;


需求愈低的人,生命愈有澄澈的安樂。

 

努力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財富,而是擁抱生命的美好。

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寫過〈春宵〉一詩:

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陰;


歌管樓台聲細細,鞦韆院落夜沉沉。

馬克.吐溫(M.Twain)說:「文明只是無止境地增加生活必需品而已。」

 

人生只有三天:

 

迷惑的人活在昨天,奢望的人活在明天,只有清澈的人,活在今天。

何謂富有?少花便富。


賺錢需要時間,慾望太高,就得花更多時間浸泡在工作裡才能滿足它。

記的「積少成多」的道理

儀山禪師傍晚沐浴。

水放得太熱,儀山讓弟子端來冷水,加進澡盆。

這回加得不冷不熱,恰到好處。

桶裡剩了一點水,弟子隨手倒掉。

儀山覺得很可惜,告訴弟子:

 

「我們以為無用的水,也許對花草樹木很有用。」

積少成多是智慧。

有位香客問禪師:「如何自在?」

禪師答:「少一點!」

香客一點不解:「就這樣子嗎?」

禪師又說了一遍:「少一點,再少一點。」

心理學家楊國樞在《人生快樂的追求》一書中提過:

 

貪得無饜、野心太高、慾望城池是人們不快樂的理由之一。


我們期望的是多一點,再多一點,於是煩惱也就多了一些。

教授說,想讓自己活得好,就得少一點。

富有與貧窮,每個人定義不同。

 

你想為錢而活,或是替錢工作,

 

別忘了簡單也能過活。

 

柴米油鹽醬醋茶,開門七件事,不可不要;

 

凡事恰到好處,人生中道就是圓滿。

我期待活得像個人。

 

忙得不像人,不是我們要的。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d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